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鉴于国内外对此尚缺乏系统性研究,本文试建立一个相对系统的关于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探索其中的基本问题、基本关系和基本规律,并力图从跨国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历史与发展趋势中把握其演化的规律性,总结出其基本内容和质的规定性,以此服务于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本文沿着“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理论前提——什么是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跨国公司为什么要实行归核化战略——归核化的实现形式及机制是什么——如何评估归核化的绩效——归核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企业如何在应对这种趋势中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样一个研究思路,从基本的假设前提入手,采取历史的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基本方法论,综合运用归纳、演绎、反证以及数字分析、系统分析等方法,在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研究框架、概念和本质,从不同跨国企业归核化战略的差异性中把握其同质性,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周期波动的角度去看待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以及在跨国公司归核化绩效评估方法和实现机制、形式等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理论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公司使传统的以国内生产、对外交换为特征的贸易导向型国际分工向以国际生产、跨国经营为特征的投资导向型国际分工转移。表现在战略方面,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有着明显 <WP=4>的不同。本文对研究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理论前提,即什么是跨国公司以及与之相关的竞争优势理论、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简单的总结,并提出了一个在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基本观点基础上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 关于什么是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其动力与实施机制是什么,理论与实践中都有不同的界定与论述。本文认为企业是一个基于能力的价值主体,其形成和成长取决于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均衡状态。并由此定义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为“跨国公司为了实现其全球最高利益,通过不断优化其自身的组织系统,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和协调其战略资源,以调整或改变与其核心使命偏离的战略方向或战略类型,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类型”。同时,用两个概念模型和两个例证来说明“归”实际上是“向量”驱动所产生的一种与“核”方向一致,不断趋向价值均衡线的一种战略变动;“核”为“核心使命”之“核”,而非“核心能力”或“核心竞争力”之“核”;“化”表明企业的“归核”运动将贯穿企业存续的整个时空。在此基础上,本文从三个角度将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划分为:主动归核化与被动归核化、紧缩型归核化与扩张型归核化、全球性归核化与区域性归核化三组类型。当跨国公司在实现自己的“核心使命”方面出现不足或者过度的时候,就会在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归核化战略。进而,本文对来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促使跨国公司制定和实施归核化战略的动力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进一步提出,跨国<WP=5>公司国际经营方式的趋利性调节、进行战略性兼并的内在“冲动”以及“跨国公司经济效应观的内在变化”是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内生动力的基本来源,而跨国公司对其经营现状的反思和对未来绩效的前瞻性追求是实施归核化战略的直接推动力;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受到全球经济形势、母国经济形势以及东道国经济形势的多重影响,其竞争态势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内生力量,而且受制于外生力量,尤其是全球超竞争环境的出现以及国际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和产业结构的新发展外在地推动了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出现。另外,跨国公司面临环境的有限可分析性与部分可控制性也是导致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关于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实现方式与机制问题,本文提出: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是跨国公司立足于外在环境和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围绕实现二者的最佳匹配这个“核心使命”,运用规模变动或者范围变动等方式,通过企业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的一致性整合,对处于过度或者不足的经营状态进行修正的战略模式。因此,要实现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首先要确定企业的核心使命的具体内涵,转变企业不适当的目标和观念;其次,要选用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准确地判断企业的经营状态;再次,确定归核化战略的实施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对企业的要素和业务进行相应的协调与整合。文中,对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实施的前提条件、执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公司经营状态的判定与战略方向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展开论述;对如何构造有利于执行跨国公司 <WP=6>归核化战略的组织结构及如何实现职能创新进行了探讨;建立了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具体实现方式选择模型,并对战略联盟、外包等部分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了介绍。 跨国公司实施归核化战略,既在微观上对公司的绩效形成事实上的影响,也会在宏观上对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生产体系、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提出,对跨国公司归核化战略的微观绩效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市场预期方面、企业经营实际方面和企业管理绩效方面。由此,本文引入了财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