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的理论分析

论文摘要

在西方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中,大多对企业组织内要素关系的本质的问题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而仅就既定的两权分离模式下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协调和行为模式进行讨论,以期找到理想的优化的企业治理结构模式。但由于对企业内要素关系形成基础、企业内权威来源、企业价值源泉、企业内一系列契约形成的基础等缺乏统一认识,而使现代西方企业组织理论显得庞杂和零碎。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视角建立一套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各体系之间有时可以相互支持,但缺少以一贯之的联系。虽然科斯、张五常等研究了企业本质的问题,但他们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企业和市场的关系问题。科斯关心的是企业产生的原因和扩张的限制条件等问题,而没有对企业内要素间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因而在他的理论中无法找到企业内部要素关系方面的现成答案。张五常关于企业是一种要素市场的观点,已经开始触及到企业内要素关系决定基础的问题,但张五常关注的仍然是企业与市场的边界问题,即企业存在的理由在于企业内部要素市场对要素的定价所节约的成本是否能弥补由相应的信息不足而造成的损失。而对由要素交易构成的企业内部结构及相互关系没有进行深入考察,他只是简单地断言,当企业内部要素定价成本为零时,就能杜绝机会主义行为。尽管西方企业组织理论对企业内要素关系本质方面的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但在具体的企业组织理论研究中,这一问题却最终是无法回避的,因为,企业内权利结构的变化,从本质上讲是企业内要素关系的变化,不管要素间关系调整采取什么形式,要素所有者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等最终要受基本要素关系制约。如果对企业内要素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条件等缺乏认识,就无法对企业内权利结构的变动趋势做出在历史与逻辑上统一的合理解释。实际上西方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仍渴望着对企业内要素关系本质问题认识的突破,而一旦出现涉及企业内要素关系本质的理论(如科斯的交易费用理论),西方企业组织理论对这种理论的热衷,甚至到了“滥2用”的程度。西方经济学出于阶级性的偏见,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采取了排斥的态度。但在西方经济学对企业内部要素关系本质无能为力的地方,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深刻、最精辟之所在。因为,西方经济学囿于意识形态的限制,对经济问题的社会关系本质不愿或不能深入探讨,其研究方法上的形而上学,使西方经济学显示出片面化、机械化的缺陷,在对待历史问题时,表现出割裂历史的倾向,这使得西方经济学缺乏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缺乏对经济问题本质的认识。而马克思经济理论却是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立统一的角度,对经济问题社会关系本质的把握,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企业内要素关系的本质。这是我们研究企业组织理论的出发点。但马克思本人并未就企业及其内部要素关系对企业权利结构形成影响等问题做出详细论述,因此,对企业内要素关系问题还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的进一步探讨。本文的目的,正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的唯物辨证方法,汲取西方经济学在研究企业组织理论方面的成果,深入研究企业内部要素关系,揭示企业内部要素关系的本质,以期对企业组织理论形成新的认识。本文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企业形成的直接动因在于:社会分工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专门知识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适应于这种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方式需要与之相适应,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专门知识对生产的作用应该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同时,对专门知识自身的发展也应该起到保护作用,因此,企业这种生产组织就应运而生。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即只有在生产力的发展对企业这种社会生产方式提出了要求,而企业形成的历史条件已经成熟时,才会产生。具体讲,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企业形成的历史条件,而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又是以专门知识在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之间的分离为条件。在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的情况下,专门知识主要表现为生产者的劳动技能,生产资料还未脱离自然的原生形态,对生产资料的改造是初级的,生产资料之中并未凝聚大量的专门3知识,在生产资料易于获得的情况下,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困难的,对专门知识的保护主要限于对生产者劳动技能的保护,出于对专门知识外泄的防范,在生产中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生产协作关系,因而不可能产生以大规模生产协作为特征的企业组织。只有当生产资料被改造的深度加深后,当生产资料需要经过许多中间加工环节才能最终进入使用阶段时,由于生产资料凝聚了大量中间环节的专门知识而成为一种专门知识集合体时,专门知识在生产资料和生产者之间的分配重心转向生产资料时,生产资料与生产者分离的条件才成熟。因为,首先,生产资料因凝聚了大量中间环节的劳动而价值大增,生产资料成为一种不易获得的稀缺性资源,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成为阻碍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结合的现实力量,一旦生产者失去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就失去了与生产资料结合的权利,要重新实现与生产资料的结合,生产者除了出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