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生活当中的一件大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生活也有了一定好转。但好景不长,由于农业生产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农业劳动力,所以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到大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这就有了持续将近30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本文意在研究30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如果说改革之初,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进军,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不错的道路的话,那么这么长时间的劳动力转移应该对农业的发展有所影响了。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分析了陕西省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的一些特点,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陕西省农业的影响程度,并且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本文详细地分析了我国和陕西省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征。通过分析发现,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过高,2005年依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在就业的行业分布方面,转移出来的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以建筑业为主,而全国平均状况则是多行业的就业结构;在农村劳动力的收入结构方面,2006年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与全国水平相当,但纯收入却比全国少1327元,仍有较大差距。在第四章,本文从农村人力资本流失、资金投入角度,以陕西省为例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程度。首先构建了一个生产函数模型,得出农村优秀劳动力的丧失应该不会对农业生产有负面影响。通过计量检验发现,农业总产值与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呈负相关关系,表明大量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过程促进了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在这个过程中,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的贡献极大,通过两组实证分析得出,化肥这一主要的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有明显的正面影响。笔者结合陕西省的实际,证明了陕西省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没有大幅度地影响到农户的农业投资。在非农收入比重占半数的情况下,农业投资依然占到80%上下。同时本文发现,陕西省的农民非农化进程受到了阻碍。非农收入比重较长时间停留在50%左右,说明陕西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最后,本文探讨了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协调发展的机制,提出了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发展的对策。笔者认为,应该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发展乡镇企业和提高城镇化水平、缓解输入地的制度约束来转移农村劳动力;通过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农业技术进步来促进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