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预防与治理——基于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比较分析

论文摘要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开始。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便是要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移,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30年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的综合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都跃上了新的台阶。但是,在享受经济建设成果的同时,问题也在不断涌现,通货膨胀问题便是其中之一。通货膨胀表现为在一段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地、显著地上涨。统计数据表明,从1978年开始,我国共经历了五次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每次通货膨胀都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如此表明,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加速并行的时代,通货膨胀是经济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不稳定因素更加多变。回顾过去的几次通货膨胀,政府对其做出了多种治理措施,其效果有好有坏,对经济、社会也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分析过去我国几次通货膨胀的成因,总结治理的经验,对在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预防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说明论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并回顾了当前学界对我国通货膨胀的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中,对我国改革开发以来历次通货膨胀的研究,大多是对背景、原因的简单罗列,缺乏系统的比较分析和论述。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主要回顾了通货膨胀的相关基础理论,包括新古典学派、弗里德曼、凯恩斯、剑桥学派的通货膨胀理论等经典理论,并根据经典理论,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度量、分类和原理进行了阐述。通过对经典理论的回顾,用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历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和治理效果分析。第三部分为正文。文章首先分别介绍了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的五次通货膨胀的背景、表现,并分别对其产生原因做出了分析;然后从时代背景、政府发展理念、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依存度差异、人民收入水平等角度出发,对几次通货膨胀的成因差异做出比较,由此得出在这几次通货膨胀的过程中,通货膨胀成因变化趋势:即受市场开放程度影响越来越高,作用因素越来越复杂,受国际市场干扰程度越来越深。而这些因素也就在当下,即后危机时代最有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其次是介绍了这五次通货膨胀发生后,政府分别运用了哪些治理政策,治理效果如何。然后对这五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做出了比较,经济发展观念的转变和通货膨胀治理观念的改变使政府在过去几次通货膨胀治理中运用政策有所不同,当然也就收到了不同的效果。第四部分为后危机时代我国通货膨胀的预防和治理及政策建议。在这部分中,文章首先指出,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后,全球的经济虽然暂时缓和下来,但是其中还有很多的不安定因素,可能导致现有的平和状态被打破。而通货膨胀就是其中的不安定因素之一,一旦发生通货膨胀,很有可能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根据对以前几次通货膨胀的成因比较分析,当下可能造成我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经济发展减缓,贸易壁垒加深,国外输入能源、原材料价格过高,可能造成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而国内的因素主要是受到国外热钱和国内游资的影响,货币总量加大,其次是由于政府“四万个亿”的投放,远远超过了其预期,造成了固定投资较多,内需过大,这都可能造成需求拉上型的通货膨胀。因此,笔者结合对前几次通货膨胀的治理政策比较和效果分析,针对目前可能造成通货膨胀的几点因素提出了政策建议:一是运用灵活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综合治理经济问题;二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做好价格监管,完善市场秩序,引导正确投资;四是正确认识国际市场,转变国际贸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