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基于创意的专业化经济研究

论文摘要

从1776年斯密提出分工理论至今,基于分工视角探讨经济增长的尝试不胜枚举,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马克思对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和制造业分工做了重要地区分,使人们首次可以阅读到既详尽又具有敏锐洞察力的关于分工理论的论述。杨格发展了斯密的分工理论,并把人们的关注都吸引到了迂回生产和行业分工的观点上;卡尔多提出较快的增长产生于制造业部门的较快增长;杨小凯建立分工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这些重大的发现每一次都把分工这个古典的概念重新推向理论界,并掀起研究热潮。特别地,随着21世纪信息经济和新经济的出现,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基本保持较快增长的新增长形式,具体表现为全球市场的扩大、分工的加深以及新经济的强劲动力。苹果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值公司,一台iphone手机的生产需要以下配件商的供货:显示屏、处理器可能是在韩国LG或者三星生产,即便与苹果公司已经官司缠身;传感器、电子罗盘、蓝牙模块可能是日本京都的一些不著名的电子企业生产,这些精密的生产线取得很高的专业化经济。这些电子企业规模可能无法与富士康在中国内地iphone组装工厂比较,富士康需要雇佣超过100万工人从事简单而重复的组装劳动,每台手机可能不到10美元的酬劳,但它在劳动的专业化程度上远远低于前者。一定程度上,劳动专业化已经决定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财富多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劳动分工理论的成果进行了再研究,研究的结果是:从最开始的仅仅关注工人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到关注劳动分工,以及到后来更为广泛的分工涵义(资本化或迂回生产),接下来是人力资本进而回到创意分工网络的分析。分工的研究路线的变迁与财富增长形式的变化或报酬递增的转移是一致的,要真正刻画当代财富增长和分工形式的新特征,就必须要理解当代新经济的形式和本质。本文由六部分组成,包括绪论和五章正文,现分述如下: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思路、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并安排自己的研究技术路线。第二部分是研究综述。通过对分工理论的述评,了解前人的重要发现。通过综述发现,现有收益递增的理论已经从最初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规模效应转向创意等非竞争性要素的研究,创意概念作为对技术进步的一种新的解释和视角,已经越来越得到理论界的认可。创意的研究进展和方向,与劳动专业化以及斯密定理密切相关,因此基于创意概念对劳动专业化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创意、专业化经济和报酬递增。我们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并借鉴马克思的理论工具对专业化经济进行阐述,认为专业化经济是通过专业化劳动取得的一般劳动的节约,并最终体现在成本节约和个人产出提高的结果上。我们比较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业化经济同现代经济学的规模经济以及专业化经济的概念,认为规模经济的取得与专业化经济不同,后者体现在个人产出的提高和个人专业化劳动的提升上。第四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意经济。通过对马克思科学和价值理论的借鉴,重新诠释创意经济的内在涵义。创意属于科学范畴,是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的结果,由于科学是不费资本分文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创意的生产和创意经济的取得,使总产出具有报酬递增的结果。然而这里的报酬递增并不是由付费的生产要素——物质资本或者人力资本引起的,也不属于规模报酬递增的范畴,而是由包含创意劳动的专业化劳动生产的。在现代经济形式下,专业化劳动属于复杂劳动的范畴,它是一般劳动的倍加,专业化劳动包括由创意和分工引起的个人劳动的提升,这些决定专业化劳动水平的生产要素都具有不费资本分文的特点,或者说都是非竞争性的要素。在第四章末,我们通过新古典增长理论的扩展讨论,首先对专业化劳动促进个人产出水平提高进行了数理推导的验证。第五章是经济事实的实证。在第四部分我们得到关于创意的两种重要结论:一是基于劳动专业化的定义,并且全要素生产率TFP=aθ,即劳动专业化决定全要素生产率;二是创意与人力资本的规模和性质相关。本部分首先根据我国经济运行数据估算TFP,并分析我国创意分工对产出的提高;然后对R&D人力资本规模和创意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我们假设生产函数中资本和劳动力人口以外的生产要素都由创意分工At概括,创意分工代表了所有不费资本分文的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以及它们对专业化劳动的提升。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创意分工的总量变化,进而描述经济运行和增长的特征。Jones and Romer (2009)的研究中采用全要素生产率来表示At, Kortum(1997)也用TFP来表示劳动生产率的大小。关于人力资本与创意生产的关系,Jones and Romer(2009)认为R&D就业人口的规模对创意和产出是具有规模效应的。因此基于Jones and Romer (2009)的实证分析,我们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创意规模进行简要的分析。第六章是结论部分。基于对创意劳动的探讨和创意的特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第一,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科学向创意的转化速度从而扩大经济增长的源泉;第二,在推动市场化进程的同时,注重劳动者的培训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增加对就业后再教育以及深造的支持,完善创意和知识网络的结构;第三,扩大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知识交流,充分利用创意的规模效应;第四,完善产业结构和新技术研发机制,建立长效和健全的经济增长机制,进而摆脱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创意网络的发展和完善;第五,充分重视创意劳动具有的收益递增特征,发展高新科技和信息技术产业,促进我国在国际创意分工网络中取得更高的专业化水平。本文的贡献在于,通过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理论精髓和科学方法的总结,将创意经济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工研究框架中,并区分各种经济的关系和实现路径;在研究方法上,以逻辑实证的理论研究方法为主线,以数据分析为基础;在理论分析上,与以往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经济的研究不同,本文以马克思主义视角对分工进行研究,突出了理论视野和研究思路;在理论结果上,认为创意经济是专业化经济的新形式,并正在成为报酬递增的关键形式。本文的不足主要表现在:鉴于国外分工理论派别众多难成体系,并且数学推导艰涩,国内的经济数据也没有相应的口径支持,只能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展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博大精深,意境深远,本人在阅读和总结过程中,必然存在不足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