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芍药苷对MCAO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我国也是仅次于心肌梗死和癌症的第三大致死原因。开发研制能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是当今医药学术界的热点之一。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是缓解腹部痉挛、镇痛、改善血液循环的一种常用中药,其主要活性成分—芍药苷(Paeoniflorin,PF)具有潜在的解痉、防凝血和抗炎作用。研究表明,PF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缩小脑梗死体积。但是其最佳给药方式尚无统一认识,其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也鲜见报道。本文拟通过建立大鼠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CAO)模型,探讨P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PF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第一部分:探讨PF的给药方式方法:将7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和PF不同浓度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90min)再灌注(2h)损伤模型,PF于缺血后30min腹腔注射一次给药或缺血后30min,6h两次给药;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ter doppler flowmetry,LDF)判定MCAO模型稳定性后,将再灌注24h后大鼠按Longa5分法标准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通过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干湿法测脑含水量,HE染色检测缺血侧海马CA1区脑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观察PF的脑保护作用及最佳给药浓度和给药次数。结果:PF(10mg kg-1、20mg kg-1、40mg kg-1,once)和PF(20mgkg-1,twice)给药处理后较模型组均可减轻大鼠神经官能缺损症状,减少脑梗死体积和脑含水量,改善脑组织形态学,其中PF(20mg kg-1,twice)效果最为显著。结论:PF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实验应设置PF的三个浓度梯度组:PF(5mg kg-1,twice),PF(10mg kg-1,twice)及PF(20mg kg-1,twice),分别于缺血后30min、6h腹腔注射两次给药。第二部分:PF对MCAO模型大鼠脑血流量变化及经环氧酶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PF低(PF5mg kg-1,twice)、中(PF10mg kg-1,twice)、高(PF20mgkg-1,twice)剂量组,尼莫地平阳性对照组(Nimodipine)。采用LDF监测给药前后MCAO模型大鼠缺血侧局部脑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侧海马CA1区COX-2的表达;ELISA法测缺血侧额顶皮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血栓素A2(TXA2)和前列腺素I2(PGI2)含量并计算PGI2/TXA2比值。旨在探讨P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血流量变化及经环氧酶通路表达的影响。结果:PF较模型组能显著增加缺血侧大脑局部脑血流量,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大鼠缺血侧额顶皮质促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含量,抑制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关键酶COX-2的阳性表达,降低经COX代谢通路产物TXB2含量,增加6-keto-PGF1a含量及提高6-keto-PGF1a/TXB2比值。结论:P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迅速通过血脑屏障改善缺血部血管代偿能力及抑制AA的环氧酶代谢通路有关。第三部分:PF激活CB2受体对脑缺血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I/R)、溶媒组(Vehicle)、PF(20mg kg-1,twice)剂量组,CB2R选择性拮抗剂AM630(3mg kg-1)组、PF(20mg kg-1,twice)+AM630组、CB2R选择性激动剂HU308(3mg kg-1)组。检测方法同第二部分。观察二型大麻受体(CB2R)是否参与PF的抗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结果:预先注射CB2R选择性拮抗剂AM630能部分拮抗PF的脑神经保护作用。结论:PF可能通过二型大麻受体产生抗脑缺血神经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