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儒家“内圣外王”与我国当代公务员德性修养

论文摘要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之一。所谓“内圣”,在儒家看来就是修身以达成圣贤人格,是道德人格典范和道德修养的高境界,“外王”则是一种政治人格,就是在内在道德修养的基础上,将圣人的王道理想通过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体现出来,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孔子开创了儒学的先河,他把“内圣外王”的思想从一种单纯的伦理观转化为政治伦理观,孟子和荀子分别从“内圣”和“外王”两个方面拓展了孔子的“内圣外王”思想。《大学》把“内圣外王”的思想发挥到了极致,它主张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修养方法,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功效。儒家“内圣外王”的思想,对中国社会的政治、伦理、哲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政治伦理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原因。对儒家“内圣外王”思想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重温古典文本,了解儒者的圣王理想,另一方面可以探求“内圣外王”思想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点,为社会发展提供借鉴之本。在现代社会,讲“内圣外王”则有修身做事之意,强调的是一种修养的观念和社会事功的理想。在政治上讲,“内圣外王”更多的是以从事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国家行政人员为对象,体现对公务员人格修养和社会事功的道德要求。在我国当代公务员行政实践中,出现了大量的德性失范现象,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需要结合我国国情,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层影响,从理论和现实的层面上分析我国公务员行政实践中的德性失范的原因。而儒家提出的“内圣外王”的道德和政治理想人格,与我国当代公务员担负的“治国”、“平天下”的历史使命,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对我国当代公务员的德性修养具有宝贵的现实借鉴意义。文章分四大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源流及其发展历程;第二部分系统阐述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的内容及其修养方法;第三部分分析了我国当代公务员德性修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第四部分则详细阐述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在我国当代公务员德性修养中的借鉴意义、“内圣外王”的修养方法之现代启示和我国当代公务员德性修养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