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儒家人性论与转型期人性价值的建构

论文摘要

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史的研究中,人性问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着丰富的内涵。中国人性论的起源问题是人类始终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先秦儒家在这个问题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从商周时期《诗经》、《尚书》中对“人”和“性”的记载,到儒家典籍《论语》在人性问题上的阐述,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开创了人性论历史的先河。之后,孟、荀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又分别提出“性善”与“性恶”两种不同思想观点,奠定了传统人性论的理论基础。汉唐时期,董仲舒、韩愈等人吸取孟、荀两位的观点,建立了“性三品”、“性善性恶”等学说。宋代的学者二程、朱熹在总结前人成就,完成了“义理之性”、“气质之性”等的理论构建。人性论的创立,不但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的重要理论基础,而且也使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得以继承与发扬,丰富了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从孔子到宋明理学,传统人性论的发展就反映了古代伦理思想对人的本质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总的来讲,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而国外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自由、平等、人权、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人性论之所经历数千年而不衰,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性价值已经渗透传统社会各个领域,深深根植于各国传统文化中,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成为世代延续的道德传统。同时,它也对转型期价值文化产生着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在转型时期的现代化进程中,在社会结构、文化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如何认识传统人性价值对转型期人性价值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转型时期人性价值又有哪些新的变化?是否能够在转型时期的社会里依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影响?传统的人性价值遇到了前所未有挑战与考验。本文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揭示人性论的具体内容和独特特点,进而论证构建转型时期人性价值之基本途径及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