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荀子“仁本礼用”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仁”和“礼”是儒家学说中的两个核心范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及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梳理二者的思想可以看出:儒家的“仁”和“礼”是“仁本礼用”的关系,二者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人物之一,他批判吸收各家的学说,以其“人性论”为理论基础,进一步阐明了“仁本礼用”的观点。这一思想对于落实儒家的王道、仁政思想于道德教化、治国理政的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今天,我们应汲取其有益的成分用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荀子“仁”、“礼”思想的背景。战国末期礼崩乐坏,在稷下学宫这一学术氛围中,荀子扬弃各家学说,建立起自己的理论。荀子在建构其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对“人性善恶”问题作了深刻的论述。其所谓“人性”实质上是自然之性,无所谓善恶、可善可恶。但自然人性如果不加规范引导,就可能因人欲膨胀泛滥而生争夺、动乱,因而需要“礼”来规范引导以达到“仁”的境界。由此可见,荀子所论述的“人性”是其学说的基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荀子“仁”的思想。荀子吸收孔子等儒家先辈的“仁”学思想,把“义”作为“仁”的外延,从身心修养之学、道德伦理准则及治国行政之道等方面来阐释其“仁”的思想。通过分析荀子的“仁”论,可以看出“仁”在荀子的学说中是落实于道德、伦理和政治之中的一种人格准则和精神境界。第三章主要论述荀子“礼”的思想。荀子沿袭改造了前人的“礼”论,首次提出“礼法”的概念,以法释礼、援法入礼,“礼”和“法”同为实现“仁”的路径。荀子用“法”对“礼”进行了扩充,并从天人一体、道德准则、伦理规范、政治原则四个方面论述“礼”的意蕴。荀子所阐述的“礼”不仅仅是指维系人际伦理关系的道德规范,而且包括维系社会等级制度的法律规范。它既是德行修养,又是社会伦理及政治准则,在道德和社会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第四部分则在讨论荀子“仁”、“礼”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荀子以“仁”为本、以“礼”为用的思维模式。在荀子思想里,“仁”是里,“礼”是表,“仁”是体,“礼”是用,“仁”为核心,“礼”为手段,道德、伦理、政治三位一体,统一于“仁本礼用”的理念之下。“仁本礼用”是荀子乃至儒家的一种理想境界与思维模式,它通过个人、社会及政治等方面的实践落实于现实生活当中,以构建王道仁政的社会理想。后一章主要论述“仁本礼用”思想的王道追求、社会作用与历史影响。荀子“仁本礼用”思想在根本精神上是对孔孟仁学的传承与发展,落实到当今社会实践,则对“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重要借鉴意义,并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