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清代湖南经学初探——以光绪《湖南通志》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中心

论文摘要

湖南经学在汉唐时期极其落后,宋、明两代有所发展,至清代而进入鼎盛时期,不仅经学著作数量激增,还涌现出一大批经学专家乃至经学大师。本文以《光绪湖南通志·艺文志》和《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的清代湘人经学著作为主要依据,对清代湖南经学的发展概况与整体风貌作一初步考察。从经典分布来看,清代湖南经学发展呈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清代湘人的经学著作主要集中在《周易》研究和“四书”研究两大领域,其次为《春秋》、《尚书》、三《礼》及《诗经》研究。湖南地区的小学研究一直严重滞后,虽然在清代中后期有所改观,但小学类著作始终占据很小的比例,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在清代的湖南终没有形成整体发展的态势。从地域分布来看,清代湖南经学的发展同样也是极不平衡。地处湘、资流域的府县始终比较发达,沅、澧流域相对落后,即使同一府属各县,也呈现出不均衡的现象。长沙府始终独占鳌头,无论是治经专家的数量,还是经学著述的数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州府。同时在长沙府内,又以湘潭、湘乡、长沙、善化、宁乡数县的经学居于前列。其次是衡州府、岳州府、宝庆府,其属下则以常宁、衡阳、巴陵、平江、邵阳、新化等县较为突出。不过,在经学不发达的沅、澧流域,也有个别地方,如安乡、溆浦、黔阳、武陵四县,出过好些遍治群经、著述等身的经学名家。在经学研究呈现地域化特征的清代,湘中经学也有比较鲜明的地域特色。清代湖南经学的大特色,是学派门户之见淡薄。湘人治经,大多崇尚博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汉学、宋学融汇兼采,二是今文、古文一身并治,三是经学、西学会通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