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

论文摘要

中国哲学史学科是在学术现代化的背景下建立的,学术现代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以西方的学术规范为标准。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出现了过度依傍西方哲学的现象,遮蔽了中国哲学的民族特性,面临着现代化与民族化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引发了“重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创新”这一问题的大讨论。于是,学界开始考察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目前的研究主要是以个案研究为主,研究显得零散而肤浅,研究的广度、深度和系统性方面都存在不足。本论文采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全面考察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三个范式:西方化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化范式、中国“本土化”范式。对于每一个范式,采用古今中西纵横比较的方法,分别从哲学观、研究内容、研究结构、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加以阐释,努力寻求其理论渊源,以求更加客观、全面地对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进行考察。在哲学观方面,考察了“哲学”的界定由以“西方哲学”为标准的外在尺度向以“中国哲学”为主体的内在尺度的转变。在研究内容方面,考察了研究内容从对西方哲学问题和思想的简单移植到对中国哲学本身义理的挖掘与创新的过渡。在研究结构方面,考察了研究结构从初的照搬照抄西方的结构模式到对中国哲学自身结构模式的建构的过渡。在研究方法方面,考察了研究方法的从方法的一元化到方法的多元化再到方法的综合创新的转变。通过考察上述四个方面的演进发展,揭示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三个范式之间的逐层演进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展现了每个范式的特征和不足。通过对中国哲学史学科范式的历史考察,文章总结了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所获得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中国哲学史学科从建立之初就依附西方哲学,造成了中国哲学主体性的失位,后来,逐渐过渡到借鉴和参照外国哲学,重新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进行中国哲学的创新。具体来讲,在哲学观方面,以开放的国际化的视野,努力寻求现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在框架模式方面,以更加谨慎的态度,在借鉴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中国哲学自身的义理体系。在研究方法方面,以博大的胸怀,进行中外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中国哲学史学科建设也存在不足。在书形式方面,中国哲学史基本采用历史学的书方式,即以年代先后为顺序,来阐述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这样的书方式显得过于单一和生硬。在中外哲学比较方面,中外哲学常常是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存在主次之分,所得的结论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