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庄子与惠施之争

论文摘要

关于庄子其人其言,可以从《庄子》一书得到确定。关于惠施其人其言,据《汉书·艺文志》载,惠施著有《惠子》一篇,亡佚。惠施的言行思想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淮南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书中,尤以《庄子》的记述为突出,故本文主要以《庄子》一书为参考依据。庄子与惠施约生活在战国中期,他们是在同一个时间段生活过的人,二人有过面对面的交往。惠施做过大官,但他从不敢轻怠庄子,因为庄子的眼界甚高,“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他是庄子惟一敬重的朋友。在《庄子》内七篇中,“惠施”是唯一与庄子对话的人物,此人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之一。庄子与惠施建立思想交流的桥梁是辩论,二人共发生了三次争论,分别是:“大而无用”之争、“人故无情”之争、“鱼乐”之争,此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之二。从三次争论看庄惠,“大而无用”之争是核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庄惠哲学的根本分歧所在。“人故无情”之争与“鱼乐”之争的观点并不冲突,可谓庄子“无人之情”一体两面的展现,它们从不同面向来反映庄子的“大而无用”之论辩。本文透过这三次争论,看庄子眼中之“惠施”,进而落脚于庄子之“忘”的探究,此是本文关注的重点之三。在《庄子》一书中,庄子巧塑了不同的“惠施”登场。在“大而无用”之争中,惠施是以一个能言善辩的辩者形象登台,为了捍卫自己的立场,尊重自己的坚持,勇而无畏的与庄子展开有用无用的辩论,完全是一个堪与庄子相匹敌的辩之对手;在“人故无情”之争中,惠施则以一个代表着常规世界的“有情”的常人形象上场,他不能理解庄子的“无情”,更不可能体会到庄子之“无情”乃是“忘情”,为庄子的“无情”一说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在“鱼乐”之争中,惠施以一个擅长逻辑推论、思维严谨的形象出场,庄子则利用其严格区分鱼、我的空隙,超越物我之界限而知鱼之乐,此处他成为了庄子知鱼的垫脚石。庄子之“忘”,首先是一种使人达到与天合同的途径;其次还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一种痛苦挣扎后的抉择。“忘”是了解《庄子》思想特征的焦点所在,“忘”更为我们打开了探寻《庄子》的捷径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