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东坡易传》易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一代文豪苏轼东坡,文章灿烂彪炳千古。其文既胜,其道却衰。历代文人多美其文而忽其道,此风即起,延及当代。东坡之诗词文章多受重视,研究者既多,其成果亦丰;而其心性义理之学却少人问津,其成果亦甚了了。历代论者都认为《东坡易传》释易“多切人事”,杂以释、老,但多统而论之,未展其全部面貌,故本文欲尽己所能,使其“庐山真面目”通体呈现,令其学理思想粲然朗显,则其得其失自呈面前。 鉴于中国古代之思想家取言、思、行致一的学术径路,本文第一部分对苏轼人生历程的介绍侧重于其旷达与执着的人格特色;旷达与执着是苏东坡对现实人生的回应,而其形而上之根据则是其对儒释道三教的融会贯通。至于《东坡易传》的著者,有的学者倾向于三苏共同完成,有的则认为是苏东坡独自撰,经过论证,本文认为当是苏东坡独立完成,体现了苏轼的完整的易学思想。至于具体的解释卦爻辞的方法,王弼主张“卦时爻变”说,而苏轼则取“卦性爻情”说,对卦总而言之谓之性,对爻分而言之谓之情。其实性和情是一贯的,就其共相与别相、常与变、静与动、隐与显而言,是有性、情之分的。 本文第二部分,着重讨论了《东坡易传》的义理思想。有学者认为王弼以老解易,而苏轼以庄解易(如余敦康先生),有学者强调苏轼以佛老解易,本文通过对《东坡易传》“易道观”的分析探讨,认为东坡解易的确是吸取释道二家思想,但于道家用其心着其迹,于佛教则用其心隐其迹。总的来讲,东坡解易,本儒家“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之精神,又博取释道“超然旷达”之思想,在北宋诸思想家中独树一帜。苏轼提出“道”——“水”——“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宇宙大化流行的方式,苏轼认为是“出于一而两于所在”,是阴阳两种势力较量的结果,其具体的展开方式苏轼则认同自西汉而始的卦气说。因其认为“二以明一”,故其主张无心而成的致道观。道贯通于人则是性,性是道在人的呈现,关于人性问题,他主张“情性说”,认为情即人性之自然,其以情为性,将情形上化,与理学家的“性即理”相对待。其“情性说”的外化则是其人格理想的完成,苏轼以“水”为其人格理想的形象代表,主张刚中柔外,执着旷达的统一。 本文第三部分,有感于苏轼思想对现在的“时”的契合,则简要说明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