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资本结构对我国上市银行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2005年到2009年中国14家上市银行数据

论文摘要

银行业一直都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在,在我国也同样如此,提高银行业的经营效率一直是我国政府努力的目标。但由于我国银行业起步较晚,银行业的发展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为了缩小这种差距中央政府一直将银行业的改革和发展作为其工作的重点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人民银行的任务就是要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银行体系。由于国内动荡(文革)和自然灾害的爆发,1949年到1977年间我国银行业发展非常的缓慢。1978年对于整个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个巨大的转折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策,国内各个行业都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作为带领经济发展的核心行业---银行业也同样需要进行改革。在这种大环境下,国务院陆续批准成立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改组成立了中国建设银行,与从国民党手中接管的中国银行组成了中国银行业的四大支柱。2001年12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过15年的谈判,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就意味着中国的银行业将要陆续向外资银行开放。如何提高银行业整体效率来抵御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是中国政府21世纪的重要目标之一,于是中央政府对中国传统的四大银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国有独资的股权结构改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银行结构,并引进了海外战略投资者。之后,中央政府陆续批准成立了十几家股份制银行以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最后将四大国有银行以及10余家股份制银行改组上市,希望利用资本市场提高银行的公司管理效率。2010年7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以当年全球最大IPO成功在A股上市标志着中国银行业的股份制改革告一段落。那么,中国银行业的这一系列改革是否收到成效,银行业的整体效率是否得到了显著提高呢?这是理论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中国银行业的效率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银行业能否承受国际金融资本的冲击,而且还关系到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以及其他国计民生问题。所以,研究银行效率的问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主要关注的是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最后一个阶段(重组上市),中央政府希望各商业银行上市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不断优化自己资本结构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那么中央政府的目的是否到达呢?这也是本文的需要重点回答的问题。本文主要包括七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本章首先对本文的主要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一个简单介绍,之后引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中国各商业银行上市后资本结构的改变是否对中国银行业的效率产生了正的影响。最后介绍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本文具有价值的一些地方。第二章是对研究银行效率的文献进行一个综述。研究银行效率的文献基本上采用的是两种研究方法:非参数法和参数法。采用非参数方法的文献大多看中了非参数方法的方便性,因为非参数方法不要求对所有研究样本数据的无效率分布做先定假设,使用起来较参数方法更简单方便。但是非参数方法有其缺点,一方面采用非参数方法的文献只能对每家银行的整体效率进行比较和排名;另一方面,非参数方法假设没有随机误差影响银行业绩,由于忽略潜在的偏误,随机误差的影响可能会包括到效率项的估计中,这会造成估计的偏失。而选择参数方法的文献,选择的理由是参数方法能够设定先验参数,这有利于研究者对重点研究对象的分析。但先验参数是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经验性的,这种主观性和经验性很有可能会导致计量回归出现偏差。根据前人的研究文献采用方法的比较,本文选择了参数方法中的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原因在于本文不仅关注各上市银行整体效率,而且还关注影响效率的一个因素---资本结构,因此本文需要进行先验参数的设定以达到本文的研究目的。第三章是对主要的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一个简单介绍。首先对早期资本结构理论(净收入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折中理论)进行了一个简单介绍,之后详细介绍了一下经典的MM理论以及由MM理论衍生出来的破产理论,成本理论,权衡理论等等几个理论。因为中国的A股市场从1990年建立到现在为止只有20年左右的时间,成立时间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非常的短,所以中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发行制度、交易制度,还是法制建设、监管力度都与成熟市场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中国政府对于中国股市的干扰非常的大,市场化程度还处于较低阶段。因此,中国资本市场的效率是较低的,上市公司股价与其真正的公司价值的相关性较低。综合上述原因,本文选择的基础分析理论是较为成熟的MM理论和权衡理论,而放弃对股价较为关注的信号传递理论和优序融资理论。第四、五、六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是对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第五章是对本文运用的理论模型及其原理进行简单介绍,然后设定了经验模型(利润模型和贷款模型),第六章是分别对两个模型(利润模型和贷款模型)进行实证回归,并对回归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结合第四章的现状分析和第六章的实证分析,我们最后得出结论:第一,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中债务比例非常的高,银行通过债务融资依然是主流,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债务比例都超过了90%,个别银行的债务比例甚至高于96%。融资渠道非常的单一,存款占负债比例非常的高,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对存款融资依然非常的依赖,大部分银行的存款负债比高达80%。第二,我国上市银行的破产成本相对较小。而破产成本又分为直接破产成本和间接破产成本。从直接成本来看,国有银行目前的股权结构依然是国有绝对控股,中央政府出于金融安全的考虑不可能会放任银行的破产清算。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控股或参股股东也或多或少与政府有关,破产的可能性也非常的小。另外,中国一直是一个存款比重相当大的国家,银行的倒闭会引发严重的民生问题,国家绝对不会允许银行的倒闭。所以无论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的直接成本都较小。从间接成本看,由于我国银行业一直都是国家重点保护的行业,为保护银行的利益,人民银行一直控制着存贷利率差额,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利率差来获得稳定的利润。再加上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贷款项目非常的多,因此拥有较强实力的上市银行非常容易拿到具有高信用的政府融资项目,收益来源非常稳定,因此间接成本也非常小。综合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析,在目前情况下我国上市银行的破产成本可以忽略不计。第三,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代理成本相当的大,这其中包含了两个方面---银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和最大债权人—存款人与银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上市银行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主要由于政府对商业银行管理层的非盈利性委派以及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扰所造成;而存款人与银行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利率的非市场化以及金融法制不健全造成的。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正处于破产成本较小和代理成本较高的阶段,财务杠杆对我国上市银行的效率具有负影响,负债比例越低效率越高,因此我国上市银行可以通过降低杠杆的方式提高效率。第四,我国银行业的效率提升空间依然可观。我国上市银行的整体平均技术效率仅为80.15%,效率提升空间达到了19.85%。实证结果证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存款吸纳数量是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政府可以加大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来提高银行效率,而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改善人才培养机制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效率。第五,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中,国有银行的效率并不比非国有的股份制银行低。原因可能是:首先,国有银行一直是股份制改革的重点。中央政府相当重视国有银行的经营效率的提高,于是对国有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资本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国有银行的效率有了相当大的提高。其次,我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式的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相当大,因此每年的政府项目非常的多,而绝大多数优质的政府融资贷款项目都会给国有四大银行,特别是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推出了“四万亿”的财政刺激计划,政府融资项目得到了爆发性的增长,四大国有银行所获得的政府贷款项目也是最多的,成为了最大受益者。第七章提出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首先,我国的上市银行应该提高资本结构中股东权益的比例,改善资本结构。股东权益比例的提升能降低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代理成本,同时股东权益比例的提高可以改变银行融资渠道单一的问题。第二,我国应该加速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的市场化可以降低代理成本,对银行的效率产生积极的作用,利率市场化能够增加银行业的竞争程度,从宏观层面上提升整个银行业的效率,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增强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水平。第三,我国应减少政府对银行的控制,这样可以减少政府对商业银行的行政干扰,减少代理成本,最终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率。第四,增大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是银行业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政府应增加在教育方面的支出,特别是增加金融相关专业教育的支出,同时增加对现有银行从业人员的培训投入。第五,政府应该尽快完善金融法制建设。完善金融法制建设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促使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股东与存款人利益趋于一致,降低代理成本。第六,我国金融开放要与金融监管同步进行,金融各项业务、需要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逐步开放,因为任何超越或严重滞后都不利于本国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第七,应加强我国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的监管,解决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第八,政府应尽快改善银行业的市场竞争环境,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能够极大的提高银行业的整体效率。第九,政府应重视金融旧风险,并且防范未来可能爆发的金融新风险。最后,笔者认为本文主要有价值的地方是:第一,国内研究资本结构文献大多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本文运用SFA分析法来研究银行的资本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第二,本文使用的效率指标是税后利润,有别于主流文献中所使用的效率指标,原因是本文较为关注资本结构所带来的税盾影响。第三,本文重点研究资本结构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国内研究银行效率的文献大多关注对银行效率的排名和整体效率的分析,很少单独对单个因素进行研究。第四,国内文献的最新数据更新至2007年,而本文采用的数据较新,更新到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