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绩效研究

论文摘要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重组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曾风靡欧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变革,管理层收购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近年来,由于企业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竞争的加剧等各方面原因,管理层收购在中国已成为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一种崭新方式。但是,由于管理层收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获得成功的实例并不是很多,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处于转轨过程中,管理层收购的环境和条件不是很成熟,这导致中国管理层收购与国外现有的管理层收购相比,都受到了许多方面的制约。 就管理层收购的原意,收购的对象既可以是企业的国有产权(如俄罗斯),也可以是其它私有产权(如美国),也有两者兼而有之(如英国、法国)。由于中国体制改革具有的特殊性,目前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企业基本是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的产权。所以,本文所指的中国的管理层收购对象即是指企业的国有产权。 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制度创新,对于企业的有效整合、降低代理成本、理顺产权关系、规范公司治理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成为国有资本退出的一种方式。中国的管理层收购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沪深上市公司中实行管理层收购的21个样本为例,试图对中国企业管理层收购进行一次系统的研究,为中国实施的管理层收购提供思路和一些对策。 本文首先从现有产权制度出发,从企业契约理论、企业家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三个方面对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进行了阐述。接着,又比较分析了实施管理层收购时美国、欧洲和俄罗斯及东欧模式所表现出的不同状况和特征,并针对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所经历的历程及所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又对管理层收购的有利层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一是委托人与代理人多次重复博弈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结果;二是在管理层收购的过程中可以甄别管理层经营才能。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绩效表现进行了研究。为了避免单一绩效指标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状况的不足,选取了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多个财务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法构造了评价企业绩效的综合函数。通过整体实证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已实施管理层收购企业的综合绩效并未呈上升趋势,相反还有所下降。并对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是:在中国目前的具体环境下,在上市公司中,还不宜大面积推广管理层收购的方式,应当先作试点,逐步推开。最后,针对中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经济环境,提出了完善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的对策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