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产权、竞争与企业内部控制——中国重汽集团内部控制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论文摘要

严格的企业内部控制有助于提高经营效率,保障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中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内部控制低水平的问题,这与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有密切关系。在国家所有的产权结构下,所有者缺位、经理人激励不健全、国有企业员工缺少可置信解雇威胁、缺乏企业淘汰机制等因素共同导致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松散的局面。 中国重汽集团重组前的情况与此十分相符。但重组后,重汽集团建立并实施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从低水平转向了高水平,这个转变是在没有改变国家所有的产权结构的情况下实现的。那么重汽集团是如何克服国家所有的产权结构对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不利影响的?推动重汽集团内部控制实施由松散到严格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是本文的主题。 重组前重汽集团亏损巨大处于破产边缘,形势极其严峻,从而引起各级政府关注并决定对重汽集团进行重组。重组后重汽集团下放山东省,由济南市具体管理,重汽集团由国家直接所有转变为省属市管的国有企业,所有者链条缩短。更加具体和直接的所有者,使重汽集团的所有者监督力度大大加强,由此改变了经营者的行为选择,克服了国有企业产权结构下内部控制制度难以建立的困境,促使经营者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 同时,重汽集团重组前的巨额亏损使重汽集团濒临破产,打破了国有企业不会被市场淘汰的局面,巨大的生存压力促使企业进行转变。员工原有的“终身制”不复存在,大量员工有着隐性下岗的体验,从而消除了国有企业员工缺乏失业可置信威胁的约束,惩罚措施由不可实施转变为可实施,改变了员工的支付函数,促使员工选择接受严格内部控制的约束以获得工作的稳定。 本文以重汽集团为例,通过比较重组前后内部控制的变化,从产权和竞争两方面分析影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实施的关键因素,说明产权和竞争的变化推动着经营者和员工从原有的松散内部控制均衡向严格的内部控制均衡转变,对重汽集团内部控制的转变进行了经济学分析。并通过重汽集团的案例检验了国有企业低效率的“产权论”和“竞争论”,说明二者都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影响因素,不过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不同而已。这是本文的新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