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

论文摘要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这一论题,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发展是两个关键概念。在一个独立的区域内,它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点,对区域的发展有集聚功能;在考虑多个区域存在相互联系时,它通过交通网络与周边区域发生种种相互联系,对区域发展为辐射功能。 第一章从区域分工引起城市间的要素流动的分析出发,在用数理方法建立两城市或四城市之间要素流动模型的基础上,阐述了区域要素流动形成中心城市、区际要素流动深化了业已存在的区域分工结果而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有“发展极”和“成长序”两种发展形式、“极化”和“序化”两种发展维度。两种维度相互作用组合成一个“城市发展平台”或网络,平台的边界和网络的边缘体现的就是中心城市的“区域性”。所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是由“区域发展城市带化”和“城市带发展区域化”两种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从各种城市研究视角开始,在对社会科学中关于中心城市概念进行回顾、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六个特征。提出用计算城市经济势能和“城市带区域半径”来确定中心城市的能级,强调城市带之间的分工、协同和竞争机制将决定21世纪中国的城市空间“成长序”。 第三章从中心城市的空间及其结构分类、分层出发,在宏观分析地域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上,指出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城市内部、外部各种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即城市地域空间有序化发展的自然过程;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域空间变化总是由企业的生产活动和居民的生活首先形成一些集聚点;然后因生产规模扩大和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空间扩展,与此同时形成为生产服务的产业链,建成改善市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建设实施;最后出现的是以建设各种功能区为标志的空间发展。 第四章以新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为背景,在肯定工业化、信息化、知识化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对区域性中心城市成长壮大的作用基础上,阐述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是工业化动态成长过程—产品生命周期引发的经济增长周期,又是制度变迁因素决定的现代化动态成长过程—制度安排周期引发的经济改革周期。还是由初期信息化向数字化转型过程—信息化技术结构带动的经济成长周期,所以,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增长是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形成“城市型产业”、实现经济结构高级化的过程。 第五章从对中心城市“文化发展力”再认识开始,在分析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发展中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基因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协同的基础上,认为中心城市经济力代表的是协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运行环节时城市所表现出的整体水平与实力,是其经济属性的集中反映;休闲经济是中心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文化对它的影响,反映的是市民心理的、生理的和精神的需求;构建“学习型城市”是区域性中心城市文化发展路径的模式,社区中的学习型组织是基础,包括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总之,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实际上就是它文化和社会发展路径实现的程度。 第六章从国家的制度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刚性因素出发,在肯定制度安排和制度选择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持久性和制动性因素基础上,强调城市建设的内容必然包括各种制度建设,正式的制度安排是人为设定的,而正式规则无定义之处发挥作用的各种约束,则包含在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中。土地制度在资源性上影响区域性中心城市成长、财政税收制度和城市建设投融资制度从宏观性上制约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在条件性上影响区域性中心城市成长。所有这些制度安排变迁的力量与来自市场的力量一起强化和固化着城市发展道路。 第七章从宏观定性分发,视区域性中心城市为一个生态、经济、社会的“城市复合大系统”的基础上,将它分解为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有机联系的子系统,对其进行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和协同发展的判定,认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道路可以看作由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同发展: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的统筹协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统筹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的统筹协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统筹协调。论文认为,选择协同发展路径是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城市体系中或城市带中的各级各类中心城市的联网辐射,是为了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的素质,由一部分地区首先富裕发展为整个区域的共同 一2一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富裕和东中西三地带的共同富裕。 本文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指一国之内区域的城市体系中位于中间层次上的不同规模的中心城市,它的出现是城市体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论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现阶段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基本特征:一是在空间地域上,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辐射半径为50一120公里的中心城市;二是在区域网络中,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区域网络或城市网络中发挥龙头作用的中心城市;三是在行政区与经济区重合的场合,区域性中心城市常常是地区级城市;四是在人口规模上,区域性中心城市往往是非农人口在30一150万的中心城市;五是在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