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影响农村青年人力资本形成的多因素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论文摘要

目前很多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就业,其中青年是迁移的主体。他们的人力资本存量及其利用情况关系到城乡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本文主要是基于山东省的经验数据,分析多种因素(诸如教育、培训、营养及医疗卫生保健、迁移等)对这部分青年人力资本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影响,希望探索一个有效促进他们人力资本形成和价值实现的机制。人力资本理论认为,诸如教育、培训、营养及医疗卫生保健、迁移等等都是促使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的投资手段。教育(学校正规教育)和经验(“干中学”)的质量而非数量是决定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因素。教育和经验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相似的和不同的功能,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而要使人力资本真正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需要有一个激励的环境或制度安排。基于山东省(2006年)的经验数据,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9岁-35岁的农村青年的比例高达53.6%的。而这些人当中,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又占多数。上过普通高中的人只占少数,对应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又相对落后。这样,很大一部分农村青年初中毕业就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农村青少年的教育在初中阶段与高等教育阶段之间实际上缺少一个合适的过渡缓冲阶段。由于各地区收入、文化传统、人口以及中等教育机构的供给水平等等因素的差异,这部分青少年对接受继续教育的成本和收益的预期不同。从而,他们在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途径选择上存在差异。加之目前农村教育私人收益率偏低的负面影响,使得一部分人选择外出务工,而不是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一方面,在工作中,他们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而且重要的是,迁移有利于这部分青年释放出潜在的人力资本能量,促进收入的增长。本文引入了一个人力资本剧升因子,通过估计它对收入的影响来大致描述这种劳动力迁移对人力资本形成和价值实现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其受教育水平偏低,难以适应较高层次的产业需求,使他们很难在城市主要劳动力市场上就业。这对他们的长远发展及城乡经济持续增长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笔者建议重视对这部分青少年的继续教育,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提高初中教育的质量,增加普通高中教育的供给水平,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在促进入力资本积累中的作用,探索合适的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并重的教育模式。同时,研究表明,卫生保健也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手段。对此的忽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人力资本浪费和巨大的成本。因此,对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并且,加快城乡统一的、开放的、竞争的、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建设,这是人力资本发挥作用并实现价值的制度环境要求,只有劳动力实现顺畅流动,本文引入的人力资本剧升因子才得以发挥真实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