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以工促农论

论文摘要

以工促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三农”领域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实际相结合的新创造,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制定“三农”政策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重要体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客观要求。以工促农是对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一种概括,这里的工业和农业都是历史性的概括性概念,工业泛指非农业部门和城市,农业则涵盖“三农”,其中,工业促进农业是核心。“以工促农”的内涵要比“以工哺农”丰富、深刻得多,两者在作用空间、主导力量、实现机制、侧重点以及分析方法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以工促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农民与市民待遇平等化以及建设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四个递进层次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必须突出发展现代农业与涉农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与工业化、建立以工促农长效机制等战略重点,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支撑和支持保护体系,使农业、农民在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增强竞争力。以工促农,实质上就是生产关系的运动与调整,只有回归到马克思所构架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各环节之中,通过生产领域的产业兴农、分配领域的以工哺农、流通领域的市场活农、消费领域的全面惠农才能找到其真正有效的实现路径。以工促农还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长效实现机制予以保证,需要通过建立相应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协调机制来稳步推进落实。以工促农涉及到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东部发达地区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历史贡献与时代责任之间的利益关系调整问题,离开政府职能强有力的发挥,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必须明确并充分发挥政府在以工促农中的重要职能,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保证以工促农各项工作的有力推进与长效机制的形成,真正用科学发展观和工业化理念确定现代农业政策取向、用工业化成果提升农村公共品和基础设施供给水平、用现代工业文明保障务农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权益,构建全面小康的和谐社会,早日实现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