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中晚唐五代藩镇文职幕僚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聚焦于中晚唐五代藩镇文职幕僚,对副使、行军司马、判官、掌书记、推官及巡官这六类藩镇主要文职幕僚做了系统的论述。提出以唐末农民起义为分界点,藩镇文职幕僚在此前、后两历史阶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对藩镇幕僚体系之形成,辟署制与科举制、铨选制的关系,士人之转型,文武幕僚关系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的探讨。内容涵盖唐五代政治制度、社会文化诸多问题,不啻为理解唐宋变革的良好视角。藩镇文职幕僚是在中唐政治层面变革的影响下自唐前期行军幕府僚佐脱胎而来。其形成过程,大致是与藩镇体制的确立同步。藩镇辟署制,是唐藩镇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藩镇文职幕僚选用的主要方式。同时,它与中央铨选制、科举制间的交错互动又构成了中晚唐五代文士仕进的综合机制。检校官则成为了辟署制与中央铨选之“桥梁”,共同维护了中央与地方权力捭阖中的平衡。影响文职幕僚政治前途的重要因素不仅与藩镇的强弱、大小关系密切,党争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掌书记,作为“典型”文职幕僚,因掌文事之特征而备受瞩目。故而逐一考订掌书记的由来演变,掌书记的科举出身、士庶背景、政治迁转等问题。还阐明掌书记与时代文风的互动,并对掌书记“一人说”提出商榷。掌书记在中晚唐和五代两个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士命运随时代变迁而沉浮的写照。基于严耕望研究,全面考述行军司马和副使的执掌变迁和地位消长,判官的多类型及执掌和地位的不同,还对推官和巡官的执掌特征做了阐述。专论文职幕僚与中晚唐五代社会变迁。综合探索文职幕僚出身背景变迁下所体现的士、庶消长合流及历史寓意,文职幕僚在府内地位及心态变化,士人转型在社会“去贵族化”的历程中渐次完成。还重点探讨中晚唐时期文职幕僚凌驾于武职幕僚之上,唐末起义后武职幕僚地位得以上升,两者渐呈分庭抗礼之势,五代后期文士又逐步“收回”这种优势。结语对全文进一步做提炼和申论。概括中晚唐五代藩镇文职幕僚的阶段发展、若干特征及所折射的的系列变革,还引出宋“文官政治”溯源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