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试析英国在马来半岛的殖民扩张(1824-1874)

论文摘要

18世纪末19世纪初,以重商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殖民政策渐渐地被英国所摒弃,在向自由帝国转变的道路上,以贸易利益为首要目的的殖民政策被广泛推崇,新的殖民政策的推行,势必驱使英国政府去打破荷兰人在东南亚的贸易垄断。打破荷兰人的垄断之前,印度次大陆的本土安全防备也被提上日程,在印度洋面上缺乏必要的海军供应站,给英国海军的灵活伸展造成了诸多不便。机缘巧合之下,弗兰西斯·莱特获悉马来半岛国家吉打陷于暹罗的压迫之下正苦寻外援,便通过积极交涉使吉打苏丹献出槟榔屿,以此作为寻求英国东印度公司支援保护的代价;不久拿破仑战争爆发,荷属马六甲托管于英国,托管期间,许多因素使马六甲成为英国无法割舍的一个据点,1824年的《伦敦条约》最终确认了马六甲的归属地位;同时,莱佛士则在为获得一个更有利的战略点——新加坡而不懈努力,通过介入柔佛的王位之争,最终于1819年租下新加坡。1826年,槟榔屿、马六甲、新加坡合成一块统一的区域——海峡殖民地,海峡殖民地就成为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马来半岛最先建立的一块殖民地,也是一块向马来半岛内陆继续扩张渗透的基地。然而,19世纪初,英国东印度公司即陷入财政危机,以及当局尚未洞察马来半岛的实际价值,对海峡殖民的无论是自身防御,还是政府行政、司法体系的构建都是吝于取舍。海峡殖民地在受到海盗威胁、粮食供应不足、工业开发动力不足、投资市场有限等问题的迫使下,各界不得不集体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于是海峡殖民地商人们率先一步投入马来半岛,这是海峡殖民地向半岛初步渗透的第一步,主要以经济渗透为主。然而作为刚刚到来的群体,遇到的困难是诸多的:北面有暹罗人虎视眈眈、南面有荷兰人伺机窥探、内陆则是马来各土邦的混乱局面,采用经济渗透完全是一种毫无保障的渗透,此时为了保障海峡殖民地的商界在半岛的投资可以顺利进行,海峡殖民地政府的全面干涉则变得可能。另外,由于地缘因素,海峡殖民地也客观上无法避免去卷入半岛的政治纷争。总之,自《英暹条约》的签订后,英国的殖民政策也渐渐从不干涉向干涉转变,且其干涉方式也是由外交干涉、军事干涉和政治干涉交叉使用。英国的殖民政策转变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这段过程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对马来半岛的事务从消极避开到积极参与。1874年1月20日在海峡殖民地总督安德鲁·克拉克的主持下,诸位马来权贵和华人秘密社团会首共同签订了《邦咯条约》则是英国对马来半岛全面干涉扩张的一个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