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李光地经学思想的哲学研究——以《榕村语录/续语录》为中心

论文摘要

本文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把李光地的经学思想置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考察。闽中大儒李光地生于明清鼎革之际,一生亲历清初社会由乱而治的历史过程,在清初政治史和学术史上举足轻重。他推崇朱子之学,熟读群经,学识渊博,著成多部著作,阐述经学思想。其中,《榕村语录/续语录》极富学术价值。李氏依据“主于发明道理,不为人”的治学原则,以程朱思想为主线,兼汇陆王心学的优长,重新阐发训解四书义理,形成一家之言;其经学思想对清朝前期经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李氏研治经学的思想历程呈现出初期兼收并蓄、中期游移于朱陆之间、终达恪守朱学阶段的脉络特点。其经学成就既得益于深厚家学传统的熏染,还要归功于他与同僚、师友及门人弟子长期的学术交流。李光地熟读五经、通涉史事,治学经历突显士子为学仕进的特点。他长期身居要职,并以学识渊博、供职谨慎且尊崇程朱而受到康熙帝的赏识与信任。他将朱子学说与各家学说进行对比分析,重释朱子之学,在学理上高度评价朱子,并竭力宣扬推广朱子学,成为清初理学复兴的中流砥柱。明末清初,中国经学发展已经进入衰退期,但在康熙一朝大力提倡朱子之学的影响下,李光地提出“汉宋折中”的经学研究方向,为清代汉学的兴起做了积极准备,将经学研究推向新的阶段。在经典的版本方面,李氏秉持客观审慎的态度,不拘泥宋儒的考订,以直溯孔孟源流为原则,阐扬尼山之旨。在注解儒家经典过程中,李光地不墨守宋儒门风,而是从合理的理解出发,持平调和朱陆学术之争,形成综合兼采二家而又突出理学的特点。李光地研治儒家经典,并非只是侧重于义理的阐发及道德修养的探求,他也投入大量的心力去关注经学训诂问题,逐渐形成了“讲义理而不弃经学”的治学思路。他虽然一直以信奉朱子之学自称,但他的学术思想却不是对朱熹思想的单纯复述,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向朱熹思想的复归。他从初“以理为本”的对程朱理学的尊崇,历经“以心为本”的对阳明心学的肯定,终确立了“以性为本”的兼采程朱陆王、别具一格的哲学思想体系。李光地认为,在道德践履的活动中,明善知性工夫的是极其重要的,而明善知性工夫又以格物致知为首。李氏主张存心明理,但终应落到实事上。朱子学说中注重躬行实践的思想对其影响至深。李光地为学以存实心、明实理、行实事为纲领,强调由虚返实,通经致用;倡导怀疑与批判的读书精神;主张学说与人格的统一。李光地是清初为数不多的强调从经学角度阐发义理之学的理学家。他阐扬经学,实事求是地训释经书义理,评价诸经、经学的发展以及经学代表人物较为中肯,形成清初理学重视经学的特点。这种理念对于清初平实学风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