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牟宗三“圆善论”及其现代意义研究

论文摘要

《圆善论》是牟宗三所有哲学专著中为复杂精深的一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哲学史上唯一一部专门论述德福关系的著作。它牵涉理论之广、涉及问题之多、触及思想之深为其他著作所不能及,是先生运用自身建立的道德的形上学理论“哲学地建立中国哲学”之德福关系的成果。这部专著按照“先破后立”的原则,从儒家“仁义内在”与康德自律道德的分析比较入手,先明确儒家自律道德与康德自律道德之异同,在此基础上阐明中国哲学虽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德福关系思想,但却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再具体分析康德“高善”论的主要内容与理论关节,并对康德“高善”论进行批判和质疑,从根本上指出康德无需将一无限而绝对的存有对象化、实体化、人格化为人格神的上帝之概念,以此来担负存在,说存在只须说无限的智心即可;经此“破”的工夫后,牟宗三再进一步“立”中国哲学之“圆善”问题,他先从中国哲学包含无限智心这一问题入手,创造性地分析了儒释道三教的无限智心,并以“纵贯纵讲”与“纵贯横讲”的存有论的不同区别儒家圆教与佛道两家的差异,从而确立儒家“圆教”为正盈教而以佛道两家为偏盈教的观点;后,再由“圆教”透至“圆善”,建立儒道佛三家“圆教”与“圆善”的理论,又因其判定儒家“圆教”为大中至正的圆实教,故将对“圆善”问题之真解决归宗于儒家。所谓“圆教种种说,尼父得其实。”经此长途跋涉与精巧运思,牟宗三认为自己完成了对中国哲学德福关系的建构。本论文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工作研究缘起、本论文研究的理论前提(哲学原型与高善)、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涉及范围以及国内外(其中包括海外汉学家)有关“圆善论”的研究状况与局限,并交代了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论文主体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考察“圆善论”思想的理论基础。其中包括分析牟宗三论孟子“仁义内在”与康德的自律道德之异与同、对中国哲学之德福关系的一般性考察以及梳理牟宗三对孟子德福关系的论述,由此笔者发现:一方面,儒家包含有较为丰富的德福观念,只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另一方面,以往视儒家只重德不重福的观点是一种误读,儒家对幸福的理解分为不同的层级,道德幸福代表了儒家德福观的究极。第二章重点围绕牟宗三对康德“高善”的质疑进行深入研究。其中第一节是笔者对西方哲学之德福关系做出的一般性地考察,笔者以为,康德归道德于主体是对西方他律道德的一大扭转,而保留上帝作为幸福的保障又是对传统的一大继承;第二节是补充论述康德“高善”主要内容,目的是增加读者对“高善”思想的认知,也为在后一章中与牟宗三的“圆善论”进行比较提供参照;第三节主要分析牟宗三对康德“高善”论之系统地阐释与质疑,首先详尽地阐释牟宗三对康德“高善”论的理解与把握,在此基础上他给予康德“高善”论以充分的肯定和具体的批评:即牟宗三肯定了康德“高善”概念的意义,但批评其将“根源的存有”之超越理念虚构成人格神的上帝之概念对“德福谐一”不能表现出丝毫影响,据此,他将“圆善”可能的根据归给了“无限的智心”。第三章重点抉发牟宗三依中国哲学传统对儒释道三教“无限智心”证成的理论关节。首先,笔者在补充分析牟宗三对康德“物自身”概念的改造以及智的直觉的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指明他从知体明觉之感应处说“物自身”是赋予“物自身”以价值的意义,即无限智心直觉的对象正是具有价值意味的“物之在其自己”,进而顺理成章地就牟宗三对儒释道三教无限智心证成的理路进行梳理与阐发。第四章分析探讨牟宗三“由圆教证成圆善”的内在理路。第一节笔者围绕儒释道三教实践的存有论之内在差异进行阐发,以“纵贯纵讲”与“纵贯横讲”区别儒家与佛道两家的存有论差异,以存有论的不同突显儒家“圆教”为大中至正的圆实教,而佛道两家为偏虚之教,由“圆教”之不同见出儒道佛三家“圆善”之内在差异。第二节主要围绕牟宗三论述佛教之“圆教”与“圆善”问题展开分析研究,在天台“一念三千”之义理规模下成立一个十界互具的性具系统,再通过“不断断”之圆修,可达至佛教式的“圆善”。第三节分析道家的“圆教”与“圆善”。在道家境界形态的存有论之下,通过“迹冥即于本,本冥即于迹”之“诡谲的相即”的方式保住德与福的相谐和。第四节分析儒家“圆教”与“圆善”。儒家“圆教”由孔子“践仁知天”、孟子尽心知性、《中庸》之慎独、《易传》之乾坤并建己见圆教规模,王阳明以“四有”立“圆教”预备规模,王龙溪以“四无”立大中至正之“圆教”,胡五峰之“天理人欲同体而异用,同行而异情”立儒家“圆教”之圆融之境。在“无执的存有论”之神感神应中,心意知物浑是一事,吾人依心意知之自律天理而行即是德,而明觉之感应为物,物随心转,物边顺心就是福。第五章是笔者对牟宗三“圆善论”的具体评价与意义分析。通过以上抽丝剥茧、条分缕析至少可以形成如下判断:《圆善论》是牟宗三在融摄康德、会通佛老的基础上,运用无执的存有论思想建立中国哲学德福关系理论的一部重要著作,这部著作不仅对其本人的意义重大,而且对中国哲学之现代化发展也有里程碑的意义。其一,这部专著是牟宗三哲学体系的结顶之作,代表了他会通中西哲学的理论成果,不管其理论成熟程度如何,他的贡献在于提出问题以及创造性地解答问题,体现勇于创新、敢于探求的理性精神;其二,牟宗三的《圆善论》到目前为止还是中国哲学史上唯一一部专门论述德福关系的专著,是他对儒家本有的德福观的理论思考与哲学建构,因此,它对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就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而言:笔者通过“破”与“立”相对待的模式切入分析、进行研究,突破以往学者只以牟宗三所“立”的理论部分展开分析的模式,从而展现了牟宗三“圆善论”哲学思想的全貌。其中,论文一二两章创造性阐发了牟宗三“圆善论”建构的义理基础,并补充增加了康德“高善”的内容概括,以便与牟宗三对康德的质疑和批判形成参照;论文三四两章对“圆善论”的理论建构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与抉发,增加了与“圆善论”相关的理论阐述,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框架。通过以上研究,笔者在后一章系统地评价了牟宗三“圆善论”的理论价值与现代意义。其中,理论价值部分主要突出两点:一是分析“圆善论”对中国哲学的贡献与影响,二是在比较“圆善”与“高善”的差异与共性的基础上,强调“圆善”对“高善”的超越意义;三是就“圆善论”分析论述中西哲学会通的时代意义与现实困境。现代意义部分主要突出两点:一是从理论上分析“圆善论”对儒家文化的意义与影响,二是分析“圆善论”对儒家伦理的实践意义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