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本心”与“此心”——陆象山“本心论”的思想蕴藉与视域彰显

论文摘要

儒学向伺处去?这是本文终所关怀的主题。本文试图从分析象山“本心论”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象山“本心论”的创造性诠释,系统发掘并阐发象山思想中的独特性。本文针对儒学发展(尤其是宋明儒学与新儒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批评与分析,认为通过对于象山“本心论”的诠释,我们可以思索并开肩儒学发展的“新视域”,并概述出“新视域”儒学中的一些基本理念,即所谓“十二纲领”。具体说来,本文认为,象山的“本心论”是他通过对于孟子思想的涵摄与发扬而形成的,是他整个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本文进一步对于象山“本心论”的基本品格进行了阐发。对于象山思想中的“心”、“理”关系,前人一般认为可以用“心即理”概括,而本文认为“心即理”不是对象山思想的准确概括。本文创新性的分析出“宇宙整体”与“理”的紧密关系,并且阐释了“心”、“理”对扬的态势并详细阐述了“心”与“理”的“双重纠缠”的动态过程,认为“心”与“理”处于一种动态的交错关系中,而前人对于象山本心的诠释多是站在一个静态的角度来看。本文在第三章中运用全新的分析方法,使我们对于象山思想的认识从“本心”进入到“此心”,认为,象山的“此心”概念超越了理论层次,而从个体当下状态中切入“本心”。“本心”的当下状态“此心”充分的体现了象山思想区别于他家而走入具体条件下的个体的特色,这无疑对今天思索儒学的发展有相当的启发作用。对于本心的“当下”理论品格,本文提出“绵延生成”与“当下即是”进行阐释,勾勒出了“此心”自我召唤与实现其自身的复杂过程,并深入象山以“艮背”与“行庭”为框架的“无物”、“无我”的终极状态,认为这是象山德性论的终理想。在前三章理论积累的基础上,本文在第四章首先针对牟宗三对儒学“超越性”论断进行分析与批评,并且针对李泽厚先生和安乐哲先生的分析做出了本文的回应,从而得出“本心”超越性根源并非“纯粹道德实体”而仍是来自于“历史总体”的结论。从而,在这个意义上说,象山树立了具有重要意义上的“德性个体”概念。因之,象山的“本心论”为我们今天思索儒学的前景开辟了新的理论视域。在第五章,本文首先对于宋明儒学乃至整个儒学的“内圣外王”理论进行了系统性深入反思,指出传统儒学自身无法克服“外王悖论”,而儒学与专制政权相联结的境况也因而一直处于两难的“困境”中。针对牟宗三为代表的新儒学诸家,本文作了简要的分析与批评,认为他们仍然处于旧式的思维框架中,其“返本开新”与“良知坎陷”诸说亦必陷于困境。本文揭示出经过创造性诠释后的象山“本心论”的重要意义,认为象山从当下启发个体德性的思路是我们抛弃传统儒学窠臼,而走向具体的、个体的儒学新思路的重要理论资源。后,本文依据“新视域”的理论,系统而简要的论述了面向未来的“新视域”儒学在各个理论层面的基本“纲领”,共十二条。作为心学一派的开创者,象山的思想世界具有相当深度,为我们思索儒学前景开辟独特的视角、提供了重要资源,值得我们仔细发掘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