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为与无为之间——老、孔“无为”思想辨析

论文摘要

春秋之际,周文疲弊,人的生存样态严重背离其本真。老子和孔子不约而同地诉诸“无为”的观念,以求得人心和社会问题的根治。“无为”并非完全不作为,它的基本含义是“人自觉能动地减少直至完全排除人为因素、使事物按其本然样态发展”。“无为”的宗旨在于回复本真。 不过二人实施“无为”的方法是有区别的。老子的“无为”是有鉴于人“为”,的负面作用而发,其核心内容是遮止私欲和巧智,复归于“无名之朴”。“无为”,是手段,也是目的。孔子一方面将“无为”作为高理想,另一方面承认人“为”的正面作用,认为人应该利用天赋的智慧和情感中积极的一面去主动体认天道和本性,以求合于天、复于性。“无为”是目的,“为”是手段。 方法的差异是由他们对世界本体的不同规定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思路决定的。 老子借用时人常用的“道”这个字来指称他所认为的世界本体。之所以说“借用”,是因为他认为世界的本体先于命名,它本不可名。被命名之前的世界是“无”——并非空无,只是“无名”;因而又是“有”——但也只是有物混成。“无名”之中,生意盎然,这是本真。“名”使人认识了世界,也同时导致了私欲的泛滥和巧智的盛行,人由此而背离本真;回归的方法就是去知去欲,复归于“无名”,从而合于本体。修身方面的谦退不争、守雌若愚,治国方面无为无事,小国寡民均由此而来。 孔子不谈命名以前,他的本体是有名有形的富有万物的“天”。天有天道,降而在人则为人性:天道无为,人性自然。人能复归本性也就意味着上合于天而复归本体。复性的途径有二:一是从外发的情着手,通过“礼乐”对人的情欲加以化导,使之归于中和;一是直接体认内在的本性—“仁”,并不断地将它加以发扬光大,这种内在体认的方式被其后学中的孟子一派总结为“诚”。就治国而言,圣人通过内修己德、外行教化、任贤使能可以达到与天同德,无为而治。 孔子和老子“无为”思想所透露的二人解决人心和社会问题的共同价值取向—回归本真—对现代人解决自身问题有借鉴作用。老子的“无为”与人情相背,全面推行的可行性小,但不失其对个人修养的指导意义:孔子的“无为”顺乎人情,善加引导,适合于全面推行,但有很多弊端。“无为”显示了二人的思想并非针锋相对,而是有很强的互补性。关键词:无为道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