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淮南子》的哲学思想

论文摘要

《淮南子》问世于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建元二年),流传至今已有2100多年。《淮南子》研究始于西汉后期,尤其从东汉后期开始颇受重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其主流是《淮南子》思想的专题研究。虽然《淮南子》研究的学者众多,其研究几乎涵盖了《淮南子》思想的各个方面,成就斐然,但对这部鸿篇巨著及其丰富的思想内涵,继续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淮南子》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淮南子》哲学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社会政治哲学。《淮南子》哲学思想得以产生的主要背景是汉初统治者对治国之道的探索和战国末期以来的思想综合潮流。《淮南子》哲学思想是现实政治需要与思想文化传统相互融合的结果。《淮南子》的思想顺应了汉初统治者探索治国之道的需要,总结和概括了当时的治国理念,承载了汉初人心思安的时代精神;在汉初诸子思想“复兴”的思想条件下,它融汇了先秦以来的诸子百家思想以及汉初的科学知识成就,集汉初黄老学说之大成,代表了道家思想在汉初的高成就。这是论文第一章的内容。“道”论分属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讲的是《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宇宙生成论是《淮南子》的理论重点,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宇宙生成论体系。《淮南子》认为,“道”比“气”更根本,“道”化生了宇宙万物,“道”是宇宙的本原,指出宇宙万物的演化是自然而然的过程。第三章讲《淮南子》的本体论。其本体论蕴涵于宇宙生成论。本体道的特性有形上性、无限性、本根性、自然性等;其意义在于天、人合于道以及帝王之术得于道。《淮南子》的“道”论较少提及老庄所说的抽象、玄虚之道,着重于从具体事物层面来阐发道的本原、本体功能。关于《淮南子》的辩证法和认识论是本文第四章的内容。《淮南子》的辩证法思想从“阴阳合和”的观点出发论述了宇宙万物的变易特点。《淮南子》的认识论强调人能够认识事物,能够悟道,它还讲了认识的社会性,以及认识在于致用,阐述了由“末”(“事”)到“本”(“道”)、由“本”到“末”两条互用的认识途径及其方法。《淮南子》的社会政治哲学是本论文第五章的内容。《淮南子》以它的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以“无为而治”为核心内容的社会政治理念,辅之以“利民为本”原则,建立了一个社会政治哲学系统,达到了提供“帝王之道”①的理论目标。《淮南子》以“纪纲道德”、“通古今之论”、“详说”的方式,杰出地展现了汉初的黄老学说,虽然以帝王之术为旨归,但包容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人生修养理论。《淮南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在汉初的丰碑,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