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矿产资源的产权残缺与租值耗散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租值耗散(rent dissipation)是现代产权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其内涵是,原本有价值的资源或财产,由于产权安排方面的缺陷,其租金(或价值)下降,乃至完全消失。矿产资源具有可耗竭性,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求,资源的有限供应能力引发了稀缺效应,产生了一种长期的超额利润或要素的超额收入。如果利用适度和管理得当,具有稳定供应量的矿产资源能够持续产生租值,反之,将导致租值的减少和浪费,即所谓的“租值耗散”问题。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现实中存在一定的产权残缺问题,包括国家的所有权权益没有充分实现,使用权缺乏严格规范和限制,转让权受到政府过度干预、收益权与控制权不对等等。产权残缺致使大量的矿产资源价值和资产收益被置于公共领域,转化为资源租值,导致相关利益主体的寻租行为和租值的耗散。租值耗散不仅降低了矿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而且引发了寻租腐败和社会福利损失,导致了一系列区域发展障碍问题。本文利用产权理论、公共选择等相关理论,搭建“产权残缺—公共领域—租值耗散”的理论范式,分析矿产资源产权残缺的根源、公共域的构成以及资源开发不同环节的租值耗散问题,提出矿产资源产权与收益分配制度创新与改革的路径和策略,力图破解资源型地区的产权制度瓶颈和收益分配难题。本文主要研究结论有:(1)在矿产资源开发环节,由于存在排他性产权残缺和委托代理失效问题,矿产资源产权主体对具体产权的权能难以单独享有,资源开采者竞相涌入、过度开采、粗放掠夺,产生了所谓的“公地悲剧”和外部性问题,使得矿产资源应有的租值下降,生态环境负外部性损失严重,最终导致租值耗散。资源开发环节的租值耗散是一种自然财富的减少。(2)在矿产资源出让和转让环节,由于市场体系不完善、价格传导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管制不当,资源市场客观上存在大量的“租”,以至于官员设租、企业寻租的活动时有发生。这种设租和寻租活动所耗费的成本导致非专有收入的租值耗散。资源转让环节的租值耗散是一种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3)山西是煤炭大省,在多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粗放式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损耗与生态环境破坏,而且也存在寻租与腐败问题,租值耗散现象十分突出。通过资源价值损耗、外部性损失、社会福利净损失、寻租成本等指标,测度出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租值耗散较为严重,占到GDP的9%以上。(4)针对矿产资源产权排他性残缺、转让性残缺以及收益性残缺的问题,提出优化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安排、推进矿业权交易制度改革、重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权利金制度体系等制度创新路径,以协调矿业领域不同主体间的收益分配关系,降低租值耗散,实现资源开发中的总交易费用最低和资源配置最优。本文的创新点包括:1.在选题方面,从租值耗散的独特视角出发,将该理论创新性地应用于资源经济学的研究中,对矿产资源开发中存在的公地悲剧、外部性、寻租、垄断等问题进行理论透视、机理研究和对策探讨,属于选题创新。2.在理论分析方面,应用产权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矿产资源产权残缺的类型、公共域的构成以及租值耗散的形成机制,搭建“产权残缺—公共领域—租值耗散”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框架分析矿产资源开发环节与转让环节的租值耗散问题,认为在排他性产权残缺和转让性产权残缺的前提下,这两个过程中都存在巨大的租值耗散,且产权残缺的程度越强,公共领域的范围就越大,租值耗散便越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租值耗散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属于理论创新。3.在研究方法与测度工具方面,通过资源价值损耗、外部性损失、社会福利损失、寻租成本等指标,测度山西煤炭资源开发转让中租值耗散的程度,从不同层面刻画矿业发展的边际收益下降和社会福利损失情况,探究资源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属于方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