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九一八事变后的报界舆论及其政治诉求——《申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三报社论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中国近代以来,每一次重大的外患刺激,都会引起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各种政治思想、价值观念都会以这种外患刺激为依托,寻找利于自己的现实依据。本文即以《申报》、《大公报》和《中央日报》三报的社论为例,探讨这三份不同背景的报纸是怎样受到九一八事变后激烈的民族情绪的影响,对此作出反映并提出自身的政治诉求的。在本文设置的三个参考对象中,《申报》是商业化的民间报纸,《大公报》是独立论政的民间报纸,而《中央日报》是国民党的中央党报。在九一八事变之前,《申报》的时评栏目几乎不涉及国内政治;《大公报》的社评栏目和《中央日报》的社论栏目则更多的涉及政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这三份报纸的社论类栏目中,中日关系问题都迅速上升为主要话题。不同的是,《申报》和《大公报》在讨论中日问题的高峰出现后,还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讨论国内政治问题的高峰。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仅造成了报纸关注视野的变化,它带来的以救亡图存为特色的话语环境还促使各报热烈地讨论国内的政治革新问题,并在其中阐述自己的政治诉求。同为民间报纸的《申报》和《大公报》在这场论政热潮中走向了两个不同的方向。前者在对日问题上激烈地主张立即抗日,在内政问题上则要求国民党放弃训政实行宪政,实现人民民主,以全民共赴国难;后者在对日问题上主张理智,反对立刻对日决战,在内政问题上则要求国民党开放政权,将反对的政治力量纳入到可控的轨道上,从而化解执政危机,并吸纳社会优秀人才巩固国民党的中枢力量。作为国民党党报的《中央日报》,由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态度,在九一八事变后的激烈民族情绪中受到了冲击。尽管该报社论中有浓烈的反日情绪,但受制于“不抵抗”政策,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一二八事变后,《中央日报》也集中地提出了要求建立强大政府、拥护政治领袖等政治诉求。通过对以上三份报纸社论的考察,可以发现九一八事变不仅重塑了当时的社会舆论形态,还刺激了一股民间政治参与的热潮。在这股参与政治热潮中,民间报纸出现了不同的分野,而国民党党报则在受挫后进一步加强了舆论争夺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