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新闻语篇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目的在于用言语行为理论透视新闻语篇,将言语行为理论引入新闻语篇的研究,将新闻语篇视为以告知为意图的言语行为,探讨告知类言语行为的告知主体对新闻语篇所实施的告知方式。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经塞尔完善后,一直被当作语用学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所有的话语都可以完成某种行为。实施一个言语行为,实际上是同时完成了三个行为:说话行为、行事行为和取效行为。说话行为是指说出有意义话语的这个动作,比如说“对不起”这句话;行事行为是指说出的话语所带有的意图性,比如“对不起”是实施了道歉行为;取效行为是指听话人对话语产生的影响。言语行为理论的出现,对语篇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为新闻语篇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新闻语篇是一种言语行为,告知是它唯一的交际意图。新闻语篇的告知者,即记者实施着整体信息的告知行为。在新闻语篇中,新闻人物所叙述的话语,是记者为了表明信息的客观真实性所采取的一种叙述手段。新闻语篇的告知主体不同于文学言语行为,前者的说话人是由一个媒体组织构成,而文本内的新闻人物与事件是非虚构、真实存在的。记者一旦选定了使用新闻人物的话语,就必须与其原意保持一致。新闻语篇的作者所实施的信息发布即说话行为;告知信息即行事行为;而听话人在阅读信息时即产生了取效行为。所以,新闻语篇体现为一种告知类言语行为。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6章。第2章研究综述,对国内外语篇研究现状和本文参照的研究理论进行了疏理,对国内外新闻语篇的研究成果也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第3章到第6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3章新闻语篇的性质、构成,首先从言语行为角度对新闻语篇重新界定,将新闻语篇视为一个言语行为的结果,因为新闻在起源之时,就是以告知为目的,所以新闻语篇的交际意图是自明。作为告知类言语行为,必然存在告知主体,而告知主体包括发话人和听话人。在新闻语篇中,发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存在着某种特殊性。听话人在接收信息前是虚拟的听话人,产生阅读行为之后,才成为现实的听话人,即读者。在明确了告知主体和交际意图后,我们又分析了新闻语篇的语境。接下来的4‐6章,都是围绕着新闻语篇的告知方式进行的。第4章新闻语篇的结构要素,通过对语料的分析找出结构中的必有要素和可省略要素,并确定要素间的逻辑关系。新闻语篇作为一种言语行为,说话人在告知事件的时候,主要针对三个要素:事件、背景和评论,所以这三个要素是新闻语篇的基本要素。这三个要素间存在着补充、解释、说明关系。第5章新闻语篇话语的表达形式,新闻语篇的底层结构决定了语篇的表现形式,但表层话语形式实现着交际意图。新闻语篇的话语表达方式,除了陈述句的使用,篇内引语的运用非常普遍,无论是事件、背景还是评论的表达,都大量使用引语,这是新闻语篇多年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证明了这是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本章还对几个要素的话语标记进行了总结分析以及语篇内衔接方式的概括分析。第6章新闻语篇的标题。我们按照事件的组成成分:时间、地点、人物、事实等对标题的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对其排列方式进行了研讨,并分析了标题与正文的关系。通常语篇的标题主要是对语篇意义的浓缩,本章探讨了标题与正文之间除了表现主题外的其他几种关系。最后一部分结语,对整个文章的分析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接下来要进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