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汉字在日本当代小说语言中的特点及其功用

论文摘要

汉字来源于中国,后被日本借用,成为日本文字的组成部分,这一现象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字进入异文化后被改造、异化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文化传递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文字,在不同文化土壤的滋养下,其发展的方向和轨迹会有所不同,所呈现出来的特点也有会所不同。日本文化影响了汉字的特征。日本汉字虽然源自中国,但是在日本文化的熏染下,它已经走了一条与中国汉字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呈现出与中国汉字不尽相同的特征,因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中国汉字的一种异化形式。文字异化发展的途径与结局跟它所置身的文化背景息息相关。特定的民族意识或者思维模式有可能影响到该民族的文字发展状况。日本民族有种强烈的“守ゐ”意识,所谓“守ゐ”就是守护、保护的意思。日本人的民族意识很强,对自己的文化传统有着浓厚的守护意识。他们虽然擅长向外吸收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但是以不丧失自己原有的文化和传统为前提。在吸收汉字的过程中,日本始终以服务于日语、保持日语基本特色为最高原则,因此,日本汉字的身上已经烙上了一定程度的“和化”印记。另外,日本人细腻、敏感的性格使他们对汉字与假名的字形和字感差异印象深刻,并在使用过程中对这些差异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赋予汉字某些新的特征与功能。以往对汉字的文化功能的研究,大多在中国文化的范围内。汉字的文化功能是一个中国文化研究的范畴。本文试图拓展汉字文化功能的视野,探索汉字在日本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功能。这一文化功能的实现,既依赖于中国汉字形音义的作用,又有中国汉字经日本文化变异后的日本汉字形音义的作用。本文的研究在《裂舌》(『蛇にピアス』)、《毒蘑菇》(?)、《窗灯》(『窓の灯』)等22部日本当代获奖小说以及热门小说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对这两种作用做细致深入的考察。全文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即第一章,主要探讨汉字的原有特点(从中国汉字身上继承下来的最基本特点)在日本当代小说中的功用;第三部分,即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探讨汉字的衍生特点(汉字受日本文化和日语的影响而衍生出来的新特点)在日本当代小说中的功用;第四部分,即第六章,主要探讨汉字在日本当代小说中的特点及其功用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