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荆防散抗过敏有效部位的筛选及其抗过敏作用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基于荆芥、防风抗过敏作用的研究成果,提取分离有效部位,利用小鼠PCA等实验模型,探讨荆防散抗过敏作用的有效提取部位,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为进一步阐释荆芥、防风配伍使用治疗“风邪”所致疾病的现代科学内涵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1)荆防散各极性提取部位的制备与有效部位筛选:①系统溶剂法将荆防散水煎液依次萃取获得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以及水提部位。②采用DNCB诱发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实验,筛选荆防散抗过敏作用的有效提取部位,并进一步采用组胺、5-HT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实验及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实验,验证该部位的抗过敏作用。(2)荆防散抗过敏有效提取部位作用机制研究:①ELISA法测定主动全身过敏反应模型小鼠血清IgE、LTB4水平及肺组织NO、iNOS、LTB4水平;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模型小鼠肺组织PGE2水平;㏑T-PCR法测定荆防散有效提取部位对主动全身过敏反应模型大鼠肺组织IL-4、IFN-ymRNA表达量的影响;④ELISA法测定主动全身过敏反应模型大鼠血清IL-4、IFN-γ水平。结果:(1)荆防散挥发油、含油水煎液和乙酸乙酯部位能显著抑制DNCB诱发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模型小鼠抗原攻击所致的耳廓肿胀(P<0.05)及耳廓血管通透性增高,其余药物组作用不明显。(2)荆防散乙酸乙酯提取物6.67g/kg、10.01g/kg连续灌胃给药9天,显著降低DNCB诱发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所致的耳肿胀,并降低胸腺、脾脏指数(P<0.05,P<0.01);明显抑制组胺或5-HT所致的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5)。荆防散乙酸乙酯提取物10.01g/kg连续灌胃给药7天,明显缩短右旋糖酐所致的小鼠瘙痒反应持续时间(P<0.05);6.67g/kg、10.01g/kg连续灌胃给药6天,显著降低小鼠同种、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中小鼠腹部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高(P<0.05,P<0.01)。(3)荆防散乙酸乙酯提取物6.67g/kg显著降低卵白蛋白致敏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血清IgE、LTB4水平(P<0.05),并明显降低肺组织NO、LTB4及PGE2水平(P<0.05)。乙酸乙酯提取物10.01g/kg、6.67g/kg均能明显降低肺组织iNOS水平(P<0.05)。(4)荆防散乙酸乙酯提取物2.5g/kg.5g/kg显著下调全身主动过敏反应模型大鼠肺组织IL-4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血清IL-4水平,能上调模型大鼠肺组织IFN-ymRNA的表达,并升高血清IFN-y水平,以纠正失衡的Th1/Th2细胞亚群功能。结论:乙酸乙酯提取部位是荆防散抗过敏作用的有效提取部位。抗过敏作用机制与减少IgE的生成,抑制炎性过敏介质NO、LTB4及PGE2的释放,即与干预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及NO/iNOS代谢通路有关。此外,药物能通过下调致敏动物肺组织IL-4mRNA表达,升高IFN-ymRNA表达,降低致敏动物血清IL-4水平,升高血清IFN-y水平,纠正失衡的Thl/Th2细胞亚群功能发挥抗过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