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佳博论文网!

湘南地区汉族人群中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

论文摘要

目的:研究湘南地区汉族人群中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为临床个体化抗血小板药物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共入选115例住院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患者在行冠脉造影术前,均顿服负荷剂量的300mg氯吡格雷、300mg阿司匹林,PCI术后持续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75mg/天,阿司匹林100mg/天)。采用光学比浊法测定20μmol/L的ADP诱导的残余血小板聚集率(Residual plateletagglutination,RPA),根据RPA测定的结果把入选的患者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clopidogrel resistance,CR)和氯吡格雷非抵抗组(Non-clopidogrel resistance,NCR);20μmol/L的ADP诱导的RPA≥70%,为CR组;<70%则为NCR组。所有的入选患者均做一般生化指标和血清PON活性的检测,并抽取患者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采用PCR-RFLP的方法,检测分析所有研究对象PON1Q192R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的不良心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和或住院治疗以及心源性猝死)发生情况。运用SPSS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与本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性。结果:1.本课题入选的115例患者中CR28例,NCR87例,CR的发生率为24.3%;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PON的活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2.通过PCR-RFLP方法判定所有患者在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并进一步计算基因分布频率,3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三种基因型(QQ、QR、RR)分布频率在CR组分别为42.86%(12例)、35.71%(10例)、21.43%(6例),在NCR组分别为17.24%(15例)、48.28%(42例)、34.48%(30例),三种基因型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等位基因和R等位基因在CR组和NCR组的分布频率分别为60.71%、39.29%和41.38%、58.62%,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3.以是否氯吡格雷抵抗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合并用药情况、Q192R基因型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PON1Q192R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Q192R位点基因多态性是氯吡格雷抵抗的危险因素。4.在QQ、QR、RR三种遗传模式下,QQ基因型可能是氯吡格雷抵抗的一个风险因素,QQ基因型在CR组中(OR=3.60,95%CI:1.45-8.91,p=0.005)。5.以对氧磷为底物对115例患者的血清PON活性进行了测定,在CR组和NCR组中,RR型患者的PON活性都高于QQ型(p<0.001);同样基因型的患者中,CR组的PON酶活性低于NCR组(p<0.001)。6.115例患者PCI术后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随访中位数时间为7个月,115例患者中有32例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7.83%(32/115)。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在两组间的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基因型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湘南地区汉族人群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中,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存在相关性,携带Q等位基因可能是氯吡格雷抵抗的一个危险因素,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能性大。2.血清PON活性与氯吡格雷抵抗有一定相关性,血清PON活性较低的冠心病患者发生氯吡格雷抵抗的可能性较大。3.氯吡格雷抵抗与患者PCI术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一定相关性,氯吡格雷抵抗的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可能有相关性。